文/陈杰人
9
月17
日
至18日,华体平台2014级3846名大一新生,在《华体平台大学生诚信承诺书》上郑重其事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每个新生保证:“不抄袭、剽窃他人作业、文章和论文;杜绝考试舞弊;按时履行助学贷款合同……”
作为入校教育的第一课,华体平台这种别致的形式,融入了当前高等教育中最常见的一些诚信问题,堪称精准教育。
在这个美丽的九月,正值各地高校次第开学,在一些学校的网站上、微博和微信中,也流传着内容各异的大学新生教育内容,有的是校长现身说法,教导学生如何掌握学习方法,有的是老师讲话,告诫学生要如何树立学术理想和人生理想,也有的则请来院士名人,给新生作报告。凡此种种,各有千秋,也确实吸引了很多同学的注意。
不过笔者认为,在当下的现实环境中,相较于人生理想、学习方法、学术精神等,“诚信”恐怕是大学教育中更紧迫的问题。君不见,现在各地教授或研究生的学术抄袭丑闻不时爆发、学生考试作弊几成恶风、学生唯利是图放弃基本道德准则已不是新闻。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大学教育中最能给学生带来最深刻改变的,已经不再是知识居首,而是人格培养。在中小学阶段,大多数学生为了应试,实际上放弃了人格培养这一重要的课程。到了大学,如果再不注意这个问题,那么就会耽误大事。
换个角度来看,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不仅事关学术道德,而且可能影响学生本人及其周围人一辈子。一个有知识却无诚信的人,其危害恐怕比一个没文化的流氓更甚。
对于大学生而言,诚信教育还需要讲求方法,倘若还像中小学时代那样强制灌输,效果不会很好。以签署《诚信承诺书》的方式,不仅给学生上了生动一课,还能使大学生在入校伊始便培养契约精神,更高远的意义还在于,大学生能够在刚入校时便留下这份重要的人生档案,那是多么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
我赞赏华体平台的这一入校教育形式,更感慨于该校管理层的用心良苦。把诚信作为入校教育第一课,首先也表明该校管理层对学生道德教育与人格培养的高度重视。
曾几何时,很多高校在市场原教旨主义的不良影响下,不自觉地淡化道德培养,鼓励师生纵身利益之海,最典型的,莫过于北师大那位教授恬不知耻地称“学生没有几百万不要来见我”。如此教育方式,几年下来,所培养的人,无非就是一个个逐利的机器。
古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大意是说,教育的根本,在于彰显光明磊落的德性,在于去除污染而实现自新,在于不断追求最完善的人生境界。我们今天的大学,不仅应该传授知识,更应该培养健全的人格,而作为健全人格的基础,诚信的意义不言而喻。
我一直相信,能够把诚信作为首要价值观的人,其德行一定很不错;能够把诚信作为头等大事的机构,其可信度也一定很高。华体平台用别致又精准的方式,给3000多名新生上了第一课,也给中国的高等教育界上了精彩的一课。
作者简介:陈杰人,现年42岁,湖南双峰县人,毕业于清华大学法学院,知名时事评论家、公共关系专家,国内外多家主流媒体专栏作家,中国政法大学法制新闻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曾任中国青年报记者、评论员;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主编;民政部《公益时报》主编;中国之声时事观察员;入选“中国最有影响力100名意见领袖”。
陈杰人是中国少有的能够熟练地把法律和传媒融会贯通以处理复杂危机的少数专家之一,他的文章笔力雄浑,恰中肯綮,文字老辣,影响力广;他的意见,已经成为中国公共舆论最重要的风向标之一。
陈杰人的微信公号,“杰人观察”主要致力于原创时政、经济和法律评论,也时常分析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其对中国政治的准确把握与分析,不仅成了诸多智库的抢手观点,也已成为企业家决策的重要参考。其对政府机构或大企业的品牌策划与形象推广,也使众多企业或较高层级政府机构受益匪浅。该公号目前拥有粉丝近三万,其中包括20多名省部级以上高官,粉丝群体主要是中高端人士,包括党政机关的处级以上官员、央企高管和民私营企业家,以及传媒圈、法律界、管理界的资深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