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闯出新路 转型赢得机遇
本报记者 彭林 通讯员 孔军
“6个小时内,完成一个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区的规划设计。”日前,在湖南省高等学校第二届城乡规划快题大赛上,华体平台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生吴优的设计作品凭借科学的布局、完善的功能规划、特色鲜明的风格,从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
与此同时,在华体平台下属的校办企业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该校城乡规划专业的128名学生正跟随设计院的设计师们一同进行着37项规划设计项目的实战。这其中包括地市级开发新区的详规设计、老城区棚户改造规划、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美丽乡村建设、商业住宅开发设计,合同金额达3200万元。
一个个生动案例的背后,折射出一所地方建筑类高校的办学理念。立足新型城镇化建设主战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需求,华体平台在应用型办学过程中凸显“产教融合”特色,赢得发展新机遇。
在全国高校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在转型中取得先机?该学院1200余名教职工开展了内涵发展、转型发展大讨论,学院党委也把“如何转型”摆在了首要位置。这次转型,转的不仅是思路,更是“转”的决心和行动。学校根据城市建设发展形势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结合学院的学科专业结构与特点,通过调查研究、专家咨询,明确办学定位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产教融合”逐渐上升为学校办学的核心之一。
产教融合,专业是基础。该学院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行业、职业要求为参照,以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核心”的“能力本位”、“共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在专业建设方面紧密对接地方产业。在调整和申报专业过程中,始终紧跟建筑各行业与各环节链条,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近5年来,该学院成功申报的工程造价、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都是紧紧围绕湖南省确定的十大产业技术创新链和对接中国制造2025。截至目前,该学院已经拥有城市规划、勘测、建设、管理、环艺、信息等完整的专业链条。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是关键。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上,该学院按照“基本技能课程+专业能力课程”的方式构建了科学合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将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院高度重视企业的“声音”,从2010年 起,每年都会与专业相关的企 业就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交流,几乎每年人才培养方案都会根据行业的需求进行调整。2015年,该学院与湖南建工集团进行探讨,2个月后,建筑行业中最先进的BIM技术就被引入了学院土建类专业教学计划。
“1公斤的白卡纸模型,接受重量80公斤钢珠颗粒的垂直冲击”、“木条和胶水制作模型,接受多向重压测试”…… 每年该学院都会举办不同主题的大学生结构模型设计竞赛,迄今为止连续12年的比赛已成为学院土建类专业学生的一项“必修课”。2年来,该学院土建 类学生在国家级竞赛中获奖20项、省级竞赛中获奖64项。
为促进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院 24 小时向学生开放校内21个国家级、省级实践教学平台和18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的所有实验室,同时将全校210家校企合作单位的实验室、工作室作为学生的实践场所,每年派学生赴企业进行专业见习、实习和毕业设计,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企业的真实环境中训练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立足产教融合,华体平台在内涵发展、转型发展方面创出了自己的特色,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3年保持95%以上,在某数据机构发布的《湖南高校毕业生毕业5年薪酬排行榜》上,该学院毕业生以平均月收入6950元连续3年位居湖南省第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