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感”,是2015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提出的,他强调,要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发挥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具体到高校来说,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使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得以提高,从而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这就是学生所期望的获得感,而这种获得感的最重要来源就是课堂。
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价值观都是通过课堂进行熏陶培养。所以,提高课堂质量,让学生有更多的课堂收获感,是我们每位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随着学校“三风三力”建设的不断推进,“教风”与“学风”有了明显变化,课堂教学秩序井然、教师备课认真、课堂管理严格,学生到课率、抬头率高,考研率、四六级报考率不断攀升。但这仅仅只是开始,关键还是在教学改革、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但是由于传统灌输式教育以及评价体制滞后等原因,对于教学改革,少数教师并真正没有入脑入心,结果依旧是“穿新鞋走旧路”,课堂教学效果依然不佳。究其原因,除了部分教师存在能力不高不会改外,还有部分教师依靠老经验不想改。
当前,学校下发了最新版的《华体平台关于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从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发展能力三个方面构建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体系,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创新。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不能继续停留在老经验、老思路、老方法上,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适应专业发展趋势;另一方面要主动创新教学模式改革,变灌输式教学转型为建构式教学,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真正提高学生的课堂获得感。
最近刚刚结束的,由500余名一线教师参与的2017年教学竞赛,吹响了教学改革的号角。学校将在严抓严管常规课堂教学的同时,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下一步,学校将以“质量”和“效果”为评价目标,对每门课程和每个教师提出具体要求,同时建立教学团队和帮扶制度,对“站不好”讲台的教师要加强帮扶,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将视情况进行待岗进修或调离教学岗位。
我们相信,只有真教育,真教改,课堂才能高效,生动,学生才学有所得,学有所成,才能拥有更多的获得感,才能实现我们“培养具有扎实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青山)